11月21日晚,第六期銀杏林讀書會之《文化苦旅》讀書分享活動在經緯圖書館二樓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黨委書記龍尚國、新聞學副系主任吳向華出席。新聞學2023級唐珊擔任主分享人。
“《文化苦旅》中,‘文化’一詞可以理解,那為什么是‘苦旅’呢?”唐珊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她介紹了《文化苦旅》創(chuàng)作的背景;舉例介紹古代牌坊的來源、發(fā)展過程和種類,分享了牌坊石匠潘木公受邀請建牌坊和修葺廢棄尼姑庵的故事和僧人樂僔開鑿石窟和莫高窟源遠流長的故事;最后與大家分享書中好句和閱讀感受。
“在我看來,《文化苦旅》是作者在旅行中的分享和感悟。我認為‘苦’在《道士觀》這一篇章中的含義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被偷走而讓作者感到苦澀?!毙侣剬W2022級學生康欣怡談到自己的閱讀體會。
吳向華老師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但先要找到喜歡的書,再把書讀薄,慢慢就會發(fā)現(xiàn)這本書越讀越厚,同時他也希望同學們有什么問題的時候,可以從那本書中找到答案。
龍尚國認為,閱讀《文化苦旅》給人的感覺非常沉重,因為歷史也讓人感到沉重,給人予思考。他希望同學們多讀精讀經典文學作品,讀了就要寫,寫了更要讀,把書中感受到的意義和思考表達出來。
學院大學生記者站部分學生參與讀書會。(供稿/姜紅 代遠進 趙雨平 編輯/楊逸清 校對/楊忠蘭 康欣怡 楊宏霞 審核/龍尚國)
唐珊主講
龍尚國講話
吳向華分享
康欣怡分享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