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泡刺藤
Rubus niveus Thunb.
別名:薅秧泡,白枝泡
科屬名:薔薇科 懸鉤子屬
1.紅泡刺藤圖片
2.主要植物特征
植株:灌木,高1-2.5米;枝常紫紅色,被白粉,疏生鉤狀皮刺,小枝帶紫色或綠色,幼時(shí)被絨毛狀毛。
葉:小葉常7-9枚,稀5或11枚,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頂生小葉卵形或橢圓形,僅稍長(zhǎng)于側(cè)生者,長(zhǎng)2.5-6(8)厘米,寬1-3(4)厘米。
花:花成傘房花序或短圓錐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和花梗被絨毛狀柔毛;花梗長(zhǎng)0.5-1厘米
果實(shí)、種子:果實(shí)半球形,直徑8-12毫米,深紅色轉(zhuǎn)為黑色,密被灰白色絨毛;核有淺皺紋。
3.產(chǎn)地
產(chǎn)陜西、甘肅、廣西、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生山坡灌叢、疏林或山谷河灘、溪流旁,海拔500-2800米。阿富汗、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克什米爾地區(qū)、斯里蘭卡、緬甸、泰國(guó)、老撾、越南、馬夾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會(huì)布。
4.應(yīng)用價(jià)值
根皮含鞣質(zhì),可浸提栲膠;果供食用及釀酒。